English

第一次签名售书

1999-04-0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景爱 我有话说

经 历

近年,在北京不断举办作者签名售书。作者签名售书早已有之,近年之所以日趋活跃,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。据说,在购书环境比较好的大书店,主办签名售书的出版社必须提前预约,才能抢占节假日和双休日的“黄金时间”。

作者出面签名售书,虽然是为出版商效力,售书的收入与作者无关,然而却提供了作者与读者见面的绝好机会。作者通常是很难与读者见面的,签名售书使作者由幕后走到前台,直接面对读者。读者可以目睹作者的风采,作者也可以倾听读者的意见和要求。

当中国书店出版社通知我,于3月13日上午9:30至11:30,在西单北京图书大厦举行签名售书时,我是喜中有忧,喜忧各半。我听说北京图书大厦是北京现有书店中,规模最大,购书环境最好的一家书店。在这里与读者见面,自然是最理想的场所了。然而我又有许多忧虑,早就听说过,只有名星、名家的作品,才能产生“名人效应”,出现“追星族”云集的火爆场面。我既非名星,又非名家,我写的《尼雅之谜》,既无情情爱爱,又无凶杀格斗,只是记述了沙漠考古的一段见闻和感受,其中还有许多专业性的名词术语。究竟有多少读者对此感兴趣,我是心中无数的。想到这里,我不禁心灰意冷,冒出一身冷汗来,我在想象坐冷板凳的情景和滋味。

按规定的时间,我在9:30到达即可。为了熟悉签名售书的环境,了解读者的情况,我特意提前一刻钟到达北京图书大厦。可是没有想到,中国书店出版社的同志,却比我来得还早,他们早已把签名售书的场地整理完毕。王炳文先生一眼看到了我,呼我赶快坐下来签名,因为有些读者手持《尼雅之谜》,正在等待签名呢。我赶紧脱下外衣,坐下来签名。此后购书签名的人越聚越多,竟排起了长队。忙得我抬不起头,无法喝水。为了加快签名的速度,图书大厦的工作人员拿出了白纸,让读者先把名字写出来。还有的读者在围观、拍照,场面相当热闹,这种局面完全出乎我的预料。甚至在11:30签名结束以后,又有若干读者要求签名留念。读者的热情,温暖了我一度半凉了的心。北京图书大厦副总经理吴维月在事后表示,像这种高雅图书,签名售书如此活跃是很少见的,这次签名售书相当成功。中国书店出版社总编辑马建农表示,该社是首次举办作者签名售书,对此毫无把握。没想到读者购书竟是如此踊跃,他感到非常意外。

在签名售书以前,我曾对一些朋友表示过,即使只有10名、20名读者购书签名,我也会感到很满足,我要借此机会同读者对话,做一次小小的读者调查。原先我估计,购书的读者可能多是与历史考古沾边的专业人员,因为书中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历史考古资料。然而经过我的问询调查,发现与历史考古有关的专业人员甚少,绝大多数读者都是在工作上与历史考古不沾边的人。

据不完全的统计,购书的读者有:汽车司机、化工厂工人、公司职员、银行职员、医生、护士、中学教师、报刊编辑、新闻记者、大学教授、大学学院院长、企业总工程师、公司总经理、党委书记、国家档案局局长、全国人大代表、外国大学教师以及各种学生———研究生、大学生、中专生、高中生、初中生、小学生,初中生和小学生多半由家长陪同购书。年纪最大的读者为60-70岁左右,年纪最小的读者只有8-14岁。这些读者,可以说包括了除城郊农民以外的各色人等,使我深感意外。

从读者的言论中不难看出,广大读者的求知欲是很强的,他们把读书看作是增加知识的途径,也有人将读书看作是培养思想情操、激励自己或别人的一种手段。这使我受到莫大的鼓舞和鞭策,说明我的写作取得了广大读者的理解和认同;同时,无形中使我增加很重的责任感,因为不仅作品本身,就连作者的签名、签字,都会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,这是我始料不及的。我从读者那里,得到了启发,懂得了作者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。于是,我明白了读者不只是作者的学生(许多作者都是持有这种观点),还应当是作者的先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